湖北省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2020年度安全管理人员安全生产专题培训

解锁式学习
162人加入学习
(1人评价)
价格 免费
教学计划
承诺服务

一、安全生产与应急管理面临的新形势

1、新型风险在增加;

2、安全事件复合性加强;

3、旧患未除,新患不断

4、应急管理由应对向防范转变

二、应急管理全过程

1、预防/防灾

2、应急准备/减灾

3、应急响应/救灾

4、恢复 

三、应急管理体制

统一领导、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为主

四、工作原则

预防与应急并重、常态与非常态结合

五、应急管理体系

突发事件分类:事故灾难(安全生产)、公共卫生、自然灾害、社会安全

突发事件分级:I级(特别重大)-重大-较大-一般(IV级)

[展开全文]

专项施工方案对危险性较大的8大类33项单独编制安全技术措施

[展开全文]

双预控基本概念

风险管理越来越重要,因为工作场所不断增加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风险机会日益增多,利益相关方的期望逐步增加,需要优化管理上行风险即下行风险,需要优化管理企业风险和运营风险等。

风险:黑天鹅代表未来的不确定因素和风险。风险为不确定性对目标的影响,ISO guide 73:2009风险管理术语。由于风险的存在,使得实际结果和预期结果之间总会存在一定偏差,风险管理就是要将这种偏差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风险的基本定义:

1.风险是一种影响,具有两重性

2.风险是相对于目标,没有目标就没有风险。

3.风险具有“事件性“,事件是风险的载体。

4.风险通过后果及可能性乘积来表示风险。

5.风险的”不确定性“是其基本特征。

风险判定的标准:同时满足未来、不确定性、对目标的影响。风险即对目标管理的不确定因素。

危险源:客观存在性,并不是隐患,是隐患存在的前提条件和基础。

隐患:导致非意想的损害或损坏的潜在物理状态(如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管理的缺失)。隐患=危险源+以上三种情况。

事故:实际发生导致非意想的损害或损坏的事件。

损失:可以避免的任何资源浪费。

安全:对意外损失的控制。

风险管理:

损失控制管理:应用专业管理技术来对业务中存在的风险进行有效的控制。

风险管理的标准流程:【图片】

风险可接受性:在相同的风险环境下,不同的人会接受不同的风险水平。个人对风险的经验和情感,所形成的风险意识和风险可接受程度。

识别风险的重要性:当风险不能被识别时,组织就无法订出任何有计划的控制或应急措施。识别风险是安全管理第一道关。

风险认知方法:

1、风险识别工作会议。

一般采用工作会议的方式,辨识现场可能存在的SHE隐患/危险源。

采用的工具有安全检查表、适用的法规/规范、相关人员的经验、历史事故、统计数据等等。

必要时,考虑邀请外部专家/咨询公司参与和提供技术指导。

【图片】

2、壳牌公司风险检查方法

系统审查技术:采用的系统性审查技术有:HAZOP,HAZID,SIL,蝴蝶结分析等;应用良好的记录软件,如THESIS

规范

检查表

经验和专业判断(识别、评价、控制、复原)

【图片】

风险识别:识别风险的过程是一个创造性的过程;应考虑尽可能多的风险来源;采用结构化和系统化的方法对风险进行识别;准确地描述风险作为进一步分析非常重要;风险的识别是一个动态而非静态的过程。

 

[展开全文]

安全生产方向管控与隐患排查双预控体系建设

(原文娟)

一、安全管理的意义和价值

案例:天津滨海8.12事故【图片】

安全管理的推动因素:员工的伤亡、财产、环境、企业形象、股东、员工士气低落、成本、质量、索赔、社会效率、生产效率等等。

安全事故的成本分析:直接(医疗费用、赔偿金、财产损失、停产、保险费增加);间接(必须的管理时间、劳动力补充、超时、延误出货、被起诉、维修损坏的的设备和商品,产品、生产力和质量损失,不利的公共影响,培训新员工,信誉影响),在中国,间接是直接成本的10倍

良好的安全管理=良好的业务(质量、产量、有效率的组织、员工的士气、有成本效率的)

二、交通运输行业安全生产形势

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基础性、先导性和服务性产业,对统筹城乡发展、优化产业布局,推动经济社会健康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持、保障作用。(引领、支撑和保障作用)

交通运输安全工作管理重点:主要涉及公路、水路交通运输,城市客运,工程建设的安全生产和应急等方面。

总体上,持续好转。【图片】1,2,3,4

三、什么是双预控和基本概念

政府对安全生产的要求:2016年1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对易发生重特大事故的行业领域采取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性工作机制,推动安全生产关口前移。

双重预防机制: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错治理。

目的是构筑两道防护墙,即管风险,以风险辨识和管控为基础,从源头上辨识风险、分级管控风险,把安全风险管控停在隐患前面。治隐患,以隐患排查和治理为手段,排查风险管控过程中出现的缺失、漏洞和风险控制失效环节,把隐患排错治理挺在事故前面。

1、双重预防机制的来源 【图片】

2、双体系建设要求【图片】

3、法律法规要求【图片】

四、安全风险管控流程

五、隐患和事故发生机理

六、双预控体系建设方案

[展开全文]

考试完毕;每天认真学习,可以考100分!

[展开全文]

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形势与交通强国安全发展思路(吴冰)

一、我国和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形势

(一)清醒认识当前我国和行业安全生产面临的形势

1、近年来我国安全生产工作进步明显

全国安全生产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连续16年实现“双下降”,其中重特大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分别下降70%以上。

2、清醒认识当前我国安全生产面临的严峻形势【图片】

3、清醒认识交通运输行业安全生产面临的严峻形势

【图片】事故总量依然很大

【图片】特别重大事故波动起伏状态

【图片】

总结【图片】【图片】

特点【图片】

安全监管工作特点:

一是管理方式模式落后(开会、文件、运动式保姆式监督检查);二是责任不落地(监管不规范、企业不执行,海事体制面临的新问题);三是缺乏有效手段(尚不能有效防范事故)此外,与发达国家相比较,行业安全生产最大的特点是非法违法现象屡禁不止。

(二)充分认识《意见》制定实施的重大意思,切实增强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政治自觉和责任自觉

【图片】六大章节30条

《意见》的重大意义主要体现在:

一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个以党中央、国务院名义出台的安全生产工作的纲领性文件

二是既明确了战略方向,又明确战术要求,解决制度建设方向和路径。为实现2020年和2030年的目标任务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强调了政府、企业等各方责任】

三是确定科学的改革发展的方向目标和路径,符合我国的国情和当前今后一个时期的客观实际;【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领域重要讲话为指导】

四是促进我国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方式的现代化

二、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为我国安全生产领域的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和实践基础。

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我们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奋斗目标。

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三方面: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弘扬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思想;建立公共安全体系,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坚决遏制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提高防灾减灾能力。】

(一)准确把握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大方向

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基本要求和大的方向可以概括为:

坚守一条红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绝对不能以牺牲安全为代价】,

把握两个导向【目标导向,2020年实现安全生产总体水平,2030年安全生产现代化目标任务】【问题导向:一些地方“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落实不到位;监管漏洞问题;执法不严问题;防范工作不严问题;职业健康监管不力问题;安全基础问题;安全人员素质偏低等问题】,

坚持五项原则:安全发展原则;改革创新原则;依法监管原则;源头防范原则;系统治理原则。

(二)准确把握平安交通建设总体思路与理你的精髓

一个统领两条路线:平安交通建设统领,以人为本安全发展;

安全体系建设和本质安全建设两条主线【落实安全生产责任为核心】

安全体系建设即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加强法制制度及法规制度、安全责任、预防控制、宣传教育、安全保障、国际化等六个体系建设,切实履行管理部门安全监管职责,创造良好的安全管理环境、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规范企业安全生产管理。

本质安全体系建设即人机物法环,对潜在安全风险有效管控,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关键时科技兴安,防范和遏制安全事故的信息化、科技化水平。(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

三、改革工作的主要内容和创新点

(一)《意见》的主要内容和改革创新点

【图片】

1、强化安全生产责任方面

一是强调了地方党委和政府领导责任;各级党委的7项责任和政府8项责任。【图片】【图片】

二是强调要厘清部门监管责任。【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必须管安全】

三是强调要进一步严格落实企业主体责任。【90%以上的事故都是由于企业违法违规、没有落实主体责任】【建立安全责任追溯制度】

四是强调了责任考核和责任追究。【完善安全生产巡查和考核制度,严格一票否决制度;安全生产终身负责】

2、在改革安全监管监察体制方面

一是强调要加强各级安全生产委员会组织领导。

二是明确要实行安全生产和职业健康一体化监管执法。

三是提出要改革危化品安全监管体制。

四是强调要明确各类开发区、工业园区、港区、风景区等功能区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机构。

五是提出要改革安全生产应急救援管理体制。

3、在推进依法治理方面

一是强调要加强各级安全生产委员会组织领导。

二是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体系。【极易导致重大安全事故的违法行为列入刑事追责】

三是要求建立以强制性国家标准为主体的安全生产标准体系,进一步简化程序、提高效率,防止安全生产相关标准不一致。

四是强调严格实施安全准入制度,既要严格源头把关,又要加强过程监管。

五是强调要规范监管执法行为。【不履行可依法强制执行】

六是强化执法监督。【强化人大政协、社会和舆论监督】

七是明确健全典型事故提级调查、跨地区协调调查和工作督导机制,建立事故调查分析技术支撑体系。

八是提出建立事故暴露问题整改督办和事故调查处理评估制度。

4、在建立“双控“体系方面

【图片】【图片】

5、在基础保障能力建设方面

一是明确提出加大安全生产投入。【应急资金投入】

二是强调安全科技支撑。【规律性、关联性科学分析】

三是明确建立政府购买安全生产服务制度。

四是取消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制度,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制度。【诚信体系建设,黑名单制度】

五是强化安全宣传教育体系建设。【强化全民安全意识】

(二)推进公路水路行业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

【图片】

1、总体要求【图片】【图片】

2、需要切实落实的重点工作任务

一是明确和落实行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责任。

二是分清管理部门的责任和企业的主体责任。

三是开展安全生产考核评价工作。

四是进一步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委员会制度。

五加强推动港航公安体制改革,进一步理顺与安监、公安等部门的安全监管职责,健全优化相互之间的沟通协调和信息共享机制,健全省市县三级安全生产应急救援管理工作机制。

六是加快推进行业安全生产相关法规制度立改废工作,完善公路水运设施建设与运营养护、运输工具盒装备设施、生产作业安全生产标准规范,严格道路水路客运和危险货物运输、危险货物港口作业、公路水运工程施工等高危领域安全准入条件,对不满足安全生产条件或整改后仍达不到要求的企业依法强制退出。

七是明确每个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主体,制定实施安全生产监管执法计划。

八是加强安全监管执法、应急救援装备设施配备,将安全生产监管执法经费纳入同级财政保障范围,推动建立安全监管人员岗位津贴制度;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制度化、标准化、信息化建设,确保规范高效监管执法。

九是大力推进双控体系建设,部已制定引发了《公路水路行业安全生产风险管理暂行办法》和《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治理暂行办法》,各部门、各单位要重点强化安全生产风险的辨识、评估,严格重大风险备案登记管理和管控;突出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建立重大隐患挂牌督办制度,建设与企业隐患排查治理系统联网的信息平台。

十是加强重点领域治理,继续实施公路生命防护工程;加强跨海桥梁、海底隧道、轨道交通、航运枢纽、港口等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和人员密集场所防灾监测和安全防护;提高客运、旅游、危险物品运输车辆和船舶安全性能,加快装备改造升级。

十一是推进安全与应急基础设施和装备建设,加强安全应急关键技术研究和装备研发,重点推进安全生产监督监察、安全执法、安全生产与应急管理培训教育等信息化建设。

十二是建立企业增加安全生产投入激励约束机制,积极推进实施公路水路行业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制度和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生产诚信体系建设;将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纳入各级交通运输领导干部培训内容,实施从业人员安全素质提升工程,推进安全文化建设。

3、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工作落实

各部门、各单位要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的意见和我部的实施意见结合实际制定具体的实施办法,进一步细化工作任务,明确责任分工和完成时限。要切实加强学习教育和宣传引导,加强贯彻落实情况的督促检查,加强年度工作考核,确保各项安全生产改革发展措施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四、交通强国建设安全发展思路

(一)响应党中央、国务院和交通运输部的号召,奋力从交通大国向交通强国迈进。

1、我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交通运输大国【成为强国的基础】

一是基础设施网络规模稳居世界前列。

二是运输服务保障能力名列世界前茅。

三是科技创新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四是行业现代治理能力大幅跃升。

2、奋力向交通强国迈进

一是着力推动基础设施联网优化。

二是着力推动运输服务提质升级【关联产业联动融合发展等】。

三是着力发挥科技创新引领作用【创新是发展的基础,新能源等推广应用】。

四是着力提升行业现代治理能力【深化综合交通运输体制改革等】。

五是着力运用信息技术手段。‘

六是着力提升在国际标准和规则制定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更好地为全球交通治理提供”中国方案“。

(二)交通强国建设安全发展的思路。

1、总体思路【图片】

2、战略目标【图片】

3、战略举措

坚持深化改革

坚持创新发展【扎实推进安全生产工作系统化、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双预防控制体系应用等】

坚持依法治理【加强建设完备的安全生产法规制度标准体系】

坚持加大投入【持续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第三方安全服务等】

坚持政策引导

4、工作任务

建设交通强国,全面提高安全生产发展水平,要重点推进依法治理、安全责任、预防控制、基础保障、科技支撑、文化教育、持续改进七个方面的体系建设。

7个【图片】

 

[展开全文]

交通强国安全发展思路

我国和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形势

  • 清醒认识当前我国和行业安全生产面临的形势
  1. 近年来我国安全生产工作进步明显

连续16年实现双下降,重特大事故和死亡人数下降70%

  1. 清醒认识当前我国安全生产面临的严峻形势

安全生产问题突出 2018年4.9万起,致死3.46人

安全生产在

  1. 清醒认识交通运输行业安全生产面临的严峻形势

道路交通事故 伤亡人员81万

2018年生产安全事故 258起,死亡737人

一是事故易发多发,尤其是重特大安全事故频发势头尚未得到有效遏制,一些事故发生呈现由高危行业领域向其他行业领域蔓延趋势

二是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持续推进过程中,生产经营规模不断扩大,传统和新型生产经营方式并存,各类安全风险和事故隐患叠加。

三是国内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社会处于变革期,各种矛盾交织,恐怖主义、人为破坏加剧,且自然灾害频发,对安全生产冲击很大。

四是安全生产基础薄弱、监管体制和法律制度不完善、安全保障能力不足、企业主体责任落实不力等问题十分突出。

当前交通安全监管工作特点

  1. 管理方式模式落后(开会、文件、运动式保姆式监督检查)
  2. 责任不落地
  3. 缺乏有效手段

行业安全生产最大的特点是非法违法现象屡禁不止。

  • 充分认识《意见》制订实施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政治自觉和责任自觉。

《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中发【2016】32号

意义

  1. 纲领性文件
  2. 指明了战略方向
  3. 确定了科学的改革发展方向目标和路径
  4. 促进我国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方式的现代化

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为我国安全生产领域的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和实践基础

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我们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奋斗目标

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 准确把握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大方向

坚守一条红线 人民利益

把握两个导向 目标和问题

坚持五项原则

安全发展原则 改革创新原则 依法监管原则 源头防范 系统治理

  • 准确把握平安交通建设总体思路与理念的精髓

以人为本安全发展,落实安全体系建设,本质安全建设

改革工作的主要内容和创新点

一、《意见》的主要内容和改革创新点

涵盖总体要求、健全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改革安全监管监察体制、大力推进依法治理、建立安全预防控制体系、加强安全基础保障能力建设等六个方面内容

(一)在强化安全生产责任方面

  1、强调了地方党委7项和地方政府领导责任8项

2、强调要厘清部门监管责任

3、强调要进一步严格落实企业主体责任

4、强调了责任考核和责任追究

(二)在改革安全监管监察体制方面

1、强调要加强各级安全生产委员会组织领导

2、明确要实行安全生产和职业健康一体化监管执法

3、提出要改革危化品安全监管体制

4、强调要明确各类开发区、工业园区、港区、风景区等功能区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机构

5、提出要改革安全生产应急救援管理体制

(三)在推进依法治理方面

1、强调要加强各级安全生产委员会组织领导

2、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体系

3、要求加快建立以强制性国家标准为主体的安全生产标准体系,进一步简化程序、提高效率,防止安全生产相关标准不一致

4、强调严格实行安全准入制度,既要严格源头把关,又有加强过程监管

5、强调要规范监管执法行为

6、强化执法监督

7、明确健全典型事故提级调查、跨地区协同调查和工作督导机制,建立事故调查分析技术支撑体系

8、提出建立事故暴露问题整改督办和事故调查处理评估制度

(四)在建立“双控”体系方面

1、明确建立安全风险评估制度和重大安全风险源头防控制度

2、明确建立健全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3、要求负有安全生产监督各类职责的部门建立与企业隐患排查治理系统联网的信息平台,并完善线上线下配套监管制度

4、强调加强交通运输行业重要基础设施保障和重点工程治理

5、明确要求各级人民政府将职业病防治纳入民生工程及安全生产工作考核体系

(五)在基础保障能力建设方面

1、明确提出加大安全生产投入

2、强调安全科技支撑

3、明确建立政府购买安全生产服务制度

4、取消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制度,建立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制度

5、强化安全宣传教育体系制度

交通部下发了《交通运输部关于推进公路水路行业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

  • 总体要求
  • 需要切实落实的制度工作任务
  1. 明晰和落实行业安全生产监督各类责任
  2. 分清管理部门的责任和企业的主体责任
  3. 开展安全生产考核评价工作
  4. 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委员会制度
  5. 加快推动港航公安体制改革
  6. 加快推进会议安全生产相关法规制度立改废工作
  7. 明确每个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生产监督各类主体
  8. 加强安全监管执法、应急救援设备配备
  9. 大力推进双控体系建设
  10. 加强重点领域治理
  11. 推进安全与应急基础设施和装备建设
  12. 建立企业增加安全生产投入激励约束机制

三、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工作落实

交通强国建设安全发展思路

  • 响应党中央、国务院和交通运输部的号召,奋力从交通大国向交通强国迈进
  • 我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交通运输大国
  1. 基础设施网络规模稳居世界前列
  2. 运输服务保障能力名列世界前茅
  3. 科技创新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4. 行业现代治理能力大幅跃升
  • 奋力向交通强国迈进
  1. 着力推进基础设施联网优化
  2. 着力推进运输服务提质升级
  3. 着力发挥科技创新新引领作用
  4. 着力提升行业现代化着力能力
  5. 着力适用信息技术手段
  6. 着力提升在国际标准和规则制定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更好地为全球交通治理提供中国方案
  • 交通强国安全发展的思路
  • 总体思路
  • 战略目标
  • 战略举措
  1. 坚持深化改革
  2. 坚持创新发展
  3. 坚持依法治理
  4. 坚持加大投入
  5. 坚持政策引导
  • 工作任务
  1. 依法治理体系建设
  2. 安全责任体系建设
  3. 预防预控体系建设
  4. 基础保障体系建设
  5. 科技支撑体系建设
[展开全文]

防控架构,分为信息排查、隔离诊断,消毒、宣传教育/舆情管理、防护用品。

[展开全文]

1.应急四阶段:预防,准备,响应,恢复。

[展开全文]

一、企业疫情防控风险辨识(中国船级社质量认证公司)

第一部分 新冠肺炎疫情危害

病原概况、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潜伏期症状、治疗【图片】

第二部分 疫情感染的风险

1、口罩混用

2、口罩用完后未定置定位消毒,或集中回收处置;

3、未定期更换口罩,或更换口罩动作不正确

4、口罩配发不合理,或者配发的是假冒伪劣口罩;

5、招聘到病毒感染者,造成传染事件;

6、潜在的带病毒无症状员工进入公司传染给其他人;

7、发现异常人员反馈或隔离或处理不及时,引发相互交叉感染;

8、相关方人员未佩戴口罩等带来的外部风险;9、集体宿舍未对人员进出进行检查;

10、上述人员中,不可忽视食堂、驾驶员、清洁、门卫等服务人员;

11、人员出入量测体温或消毒器合理消毒或作业不当或防护不当引发感染;

12、公共卫生间、门把手、公用电脑、地毯等消毒不到位;

13、员工外出就餐或参加其他人员较多场所的活动带来的感染风险;

14、集体用餐风险,食堂消毒不足,人员用餐隔离不足,统一时间就餐等存在感染的风险;

15、组织人数较多的现场封闭会议场所或集体活动;

16、人员外出采购或其他业务办理增加感染风险;

17、公司门口摆放共享单车增加感染风险;

18、厂区接送车辆未定期消毒。

第三部分 消毒带来的风险

1、消毒人员未正确佩戴防护用品导致中毒;

2、消毒时可能会导致触电(喷雾器喷洒时电源/配电柜或插座未断电);

3、食用酒精消毒时,可能引发火灾或爆炸;

4、错选消毒液导致禁止使用易燃易爆物的场所被动使用易燃易爆物;

5、洁厕灵和84消毒液混用产生化学反应,生产氯气导致人员中毒;

6、消毒液紧缺,自行制作和配置,又缺乏经验而引发事故;

第四部分 疫情对人员身心和行为带来的风险

1、人员恐慌导致操作失误从而引发事故;

2、春节假期期间持续值班、当班的人员因复工延长,长期疲劳作业;

3、后勤保障不到位,员工上下班通勤及三餐等担心被感染,对工作存在抵触情绪;

4、疫情期间人员心理容易焦虑和紧张的情绪带来的新风险;

5、进出检查繁琐的过程容易导致员工和检察人员产生语言或行为摩擦;

6、疫情防控氛围强于作业安全意识,使人精神过度紧张,分散注意力,导致作业不安全行为。

第五部分 疫情带来的生产安全风险

1、疫情特殊时期,现场人员紧张,部分单位采用弹性工作制,导致安全管理力量削弱;

2、疫情影响企业的经济,导致削减安全投入,安全防护措施跟不上;

3、减少群聚可能导致安全培训、交底不足;

4、因怕班前,班后会人员密切接触,取消会议,工作沟通交流不到位,导致管理不到位;

5、疫区员工因未及时到岗,新员工或调岗员工会增加培训成本和变更风险,容易导致因经验不足引发事故;

6、停工时间过长,部分平时减少产生有毒有害气体的有限空间气体积聚容易被忽视;

7、由于疫情休假时间过长,返岗后未进行返岗教育,导致意识淡薄;

8、疫情期间,人员管理松散,容易出现违反劳动纪律行为;

9、疫情防控导致领导工作重心偏移,主要精力放在疫情防控,会导致现场安全管控力度不到位;

10、疫情人员问题导致现场隐患排查不到位;

11、疫情人员减少,导致反违章开展不力;

12、疫情期间,保障供应跟不上,导致隐患不能及时消除。

13、疫情控制期间要求戴口罩,可能出现现场人员由于戴口罩交流沟通出现问题,导致信息传达错误;

14、部分单位采用半封闭管理,对安全通道进行临时封闭,给应急管理带来的风险;

15、防控过程中作业人员主动保持人员间距离,影响工作班组紧密配合,导致事故发生;

16、相关方无法按照正常计划入厂对设备进行例行维保,导致设备设施疲劳或带病运行引发事故;

17、由于停工较久,会出现赶生产任务,忽略安全;

18、如现场发生人员伤害事故,事故救援时会容易忽略疫情感染;

19、使用质量不达标的护目镜可能划伤面部皮肤或密闭不够起不到防护作用;

20、未正确考虑防疫期间口罩和工业用口罩的适用性,间接导致职业性中毒。

 

二、疫期复工复产安全防范系列课程(应急部)

1、事故易发”九时段“

(1)节假日和特殊时期:由于情绪和压力影响,易发生习惯性违章行为

对策:掌握职工心理活动特点;做好教育工作;经常深入生产现场提醒与监督。

(2)时间紧、任务重时:有些职工为了提高工作效率而改变或简化正常作业程序等导致事故发生

对策:布置工作任务必须既考虑需要又兼顾可能;不能随意追加任务或缩短工期;如发现职工”抢任务护

(3)工作环境艰苦时:野外环境作业遇雨雪等;室内作业受气温、照明等影响

对策:积极为职工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保证职工工作时身心舒畅;遇有恶劣气候,应暂停野外作业。

(4)即将下班或收尾阶段:警惕性有所松懈

对策:班组长、安全员要勤提醒、多督促,使职工保持足够的警惕性。

(5)夜间作业或单独作业时:夜间作业是安全生产事故多发时段;单独执行工作任务易发生习惯性违章。

对策:认真落实领导干部值班和现场带班制度;夜班时间,要加大巡检力度;对职工加强安全教育,克服夜班时间的麻痹松懈思想;自觉遵守安全规章制度,按章操作;交代任务的同时,做好安全技术交底和危险点分析,并指定责任心强的人担任监护人。

(6)同一区域交叉作业时:同一生产区域、同一时间有两个以上单位同时作业,特别是一些外来施工作业人员对生产区域情况不熟悉、协调配合差、相互干扰等因素。

对策:《安全生产法》规定,两个以上生产经营单位在同一作业区域内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可能危及对方生产安全的,应当签订安全生产管理协议,明确各自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和应当采取的安全措施,并指定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进行安全检查与协调。

(7)企业经营扩张时:短时间迅速扩张,甚至是跨行业扩张,安全管理跟不上,安全漏洞、盲点、误区多

对策:务必强化红线意识、责任意识和守法意识;增强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主动性;严格做到”五落实、五到位“。

(8)新工艺、新设备上马时: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产品时,仓促上马

对策:应用”五新“前,预先进行危险性评价和安全系统分析;必须对操作者和相关人员开展安全教育并经考核合格后才能上岗。

(9)生产经营面临困难时:紧张的经济形势下,一些企业降成本,减少安全投入,弱化安全保障,安全事故风险加大。

对策:越是困难时期,越要加强安全生产工作。企业一定要有危机管理的思想和意识,尽快采取措施,化解危机因素;通过化解危机因素,改善管理,提高企业的安全保障能力,使企业保持持续、永久、本质安全的生产局面。

2、安全生产”八建议“

(1)成立疫情防控小组

做好人员管控、环境消毒、防控宣传、物资筹备等工作,确保企业所有的疫情防控措施做到位。

架构图【图片】

(2)企业节后复工时间:调整复工时间、疫情不被蔓延

(3)工厂复工运作盘点:人、机、料、法、环【图片】

(4)厂区环境消毒杀菌:确保工厂内部人员的防护安全【图片】

(5)返厂复工人流管控措施【图片】

(6)戏假期间管理人员准备事项【图片】

(7)节后复工安排事项【图片】

(8)疫情防护用品准备清单:口罩、护目镜、手套、体温枪【图片】

3、疫情防控”两案一告知“

《疫情防疫方案》

复工复产前期防疫准备:

一是防疫知识、宣传片、宣传视频,通过宣传板、企业微信、电子大屏等宣传

二是统计疫情防护清单,口罩、防护服、75%酒精、脱脂棉、84消毒液等

三是制定员工发烧、乏力、干咳、咽痛或呼吸困难等应急处置措施、隔离措施,以及应急交通送医治疗路线定点医院联系等预案

复工复产防疫工作安排:

人力资源部统计情况。

做好消毒工作。

发烧、乏力、干咳、咽痛或呼吸困难,立即上报各管理层,现场消毒,及时就医,结果通知公司。

外来人员测温。

通勤车人员戴口罩、洗手,车辆消毒。

复工复产前所有场所消毒,重点区域如更衣室、办公室、生活垃圾堆放处、吸烟点、电梯间等早晚消毒各一次。

食堂安全卫生措施:禁止采购未经宰杀未经检疫的活禽活鱼肉品,禁止提供生菜,餐具蒸汽消毒,加工环节严格生熟分开,佩戴防护镜等。卫生间、食堂放酒精、消毒液。

保洁、保安等必须佩戴口罩、胶皮手套,防护用品每日更换。

合理库存防护用品。

非人与人接触环境、频繁接触人员岗位和集中作业封闭岗位,必须佩戴防护用品。

车间、会议室、办公室开窗通风(不含中央空调),每天上下午各至少2次,每次30分钟。

暂时取消或控制人数参加集体活动及大型会议。尽量减少或停止因公出行、聚会等。如需要,先报告各级管理部,经同意方可。

不信谣、不传谣,严禁利用社交媒体传播不实信息制造恐慌情绪。

对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瞒报、漏报疫情的,及时追责问责。

《企业传染病疫情事件应急预案》

包含适用范围、风险分析与事件分级、组织机构及职责、检测与预警、应急响应、后期处置、应急保障、相关依据及相关衔接的应急预案。各公司结合实际制定并演练。

《疫情风险告知》【图片】

三、企业疫情防控指南

(一)工作场所如何进行人员管理

1、企业要加强组织管理,成立新冠肺炎防控小组。企业领导任组长,各系统部门负责人任组员,做到责任落实到人

2、安排专人对返岗、返工员工逐一摸底排查。要严格排查每位返岗人员近14天内外出史或病例接触史。

从疫情高发地区(如武汉及周边地区)返回或接待过疫情高发地区人员的员工,落实居家或集中隔离医学观察14天的措施。期间不能外出,做好自我体温监测等身体状况观察,无不适症状后再进入企业工作。

疫情非高发地区的节后返工人员及隔离满14天的人员,每次进入单位办公区域或厂区,应进行体温检测。

用人单位应在单位厂区或办公区入口设立体温检测点。入住集体宿舍的员工,应每日进行2次体温检测。可选用红外体温枪、耳温测试仪等测量仪器。

3、对出现发热、乏力、咳嗽及胸闷等疑似新冠病毒感染的员工,发放并要求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N95防护口罩。联系120急救车辆或使用专门车辆转运到指定的发热门诊就医。同时报告相关部门按要求采取防控措施。

4、测温人员应确保自身健康状况处于良好状态。在测量过程中全程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N95口罩,并对使用的红外体温枪、耳温测试仪等进行温度修正。

5、企业员工应佩戴符合要求的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在存在化学毒物或粉尘的作业场所时,员工应根据接触浓度佩戴相应的防毒/防尘口罩或面罩。当口罩发生损坏或阻力明显增加时应立即更换。在佩戴口罩前和摘下口罩后应首先洗手。

6、减少员工公务出差的频次、人数,特别是严格管理来自疫区或去往疫区的人员。

7、员工在进入办公室、车间或宿舍后,应及时到盥洗室洗手。

8、密切关注职工的心理健康,一旦发现苗头问题,及时安排单位医务人员或专业心理干预专家开展心理健康干预和辅导,消除和减少疫情带来的感染恐慌和心理伤害,避免极端事件发生。

(二)工作场所如何进行会议管理

减少集中开会和培训;必须召开的会议和培训尽量缩短时间;会场座位间隔1米以上;时间过长时,至少每小时进行一次开窗通风;参会或参训人员均应佩戴一次性使用的医用口罩。

(三)工作场所如何进行访客管理

1、针对外来人员,询问来源地、单位及接触疫情高发地区人员情况,对来自疫情高发地区或接触过疫情高发地区人员尚不满14天的,禁止其进入厂区或办公区。对其他人员进行体温检测,并进行相关信息确认后方可入厂或办公区。

2、对没有佩戴口罩的外来人员,发放符合要求的一次性口罩。办公区外来人员设立统一接待室接待外来工作人员。由本企业人员陪同,不允许随意走动。

3、外来人员原则上不允许在厂区或企业食堂内就餐,如须在厂区或企业食堂用餐,采用餐盒打包到接待室单独用餐。

(四)工作场所如何进行餐饮管理

1、加强食材管理,规范采购渠道。杜绝“三无”(无生产日期、无质量合格证、无生产厂家)产品。

2、食堂采购及供货人员应戴口罩和一次性手套,避免直接用手接触生鲜食材,摘掉手套后,应及时洗手消毒。

3、将生食、熟食分开,肉蛋类彻底煮熟。

4、加强自来水的管理,确保生活用水、饮用水安全。

5、盛放剩余食品、厨余垃圾的容器应有盖、可密闭;阴沟、下水道、墙壁通风口应设防鼠网,门窗缝隙小于0.6厘米。

6、建议采取分时段就餐或饭盒送餐的方式,避免员工集中就餐。

7、每日定时对就餐区域实施消毒,餐具、饮具必须高温消毒。

8、有条件时提前报就餐人数,由食堂统一配送到各自区域,保持相互间距离。

(五)工作场所如何进行活动管理

1、严禁举办大型聚集性活动,减少一般性活动。

2、确需举办集体活动等活动时,应严格控制人数,减少活动时间,并适时开窗通风。

3、参加人员应全程佩戴口罩,活动结束后,对活动场所实施消毒。

(六)工作场所如何进行环境管理

1、保持室内环境清洁,每日通风3次以上,每次30分钟。

2、对公共场所物品要定期清洁、消毒。

3、每日定时对门厅、楼道、会议室、电梯、楼梯、卫生间、车库等公共部位实施消毒,且尽量使用喷雾消毒法。

4、多人同室办公的,办公距离应保持在1米以上。

5、办公电话机、电脑键盘、鼠标等,每日用75%酒精擦拭2次。使用频繁的,擦拭次数可增加。

6、公务用车内部及门把手每日进行常规消毒,消毒时宜用75%酒精擦拭。做到一客一消毒。

7、保洁用具按区域分开使用,避免混用。保洁人员须戴一次性橡胶手套,保洁结束后洗手消毒。

8、餐厅及卫生间等区域应配备足够的洗手液,并保证水龙头等供水设施正常使用。

9、中央空调系统风机盘管正常使用时,应定期对送风口、回风口进行消毒。

10、对生活垃圾分类,有害垃圾存放应做到密闭化、专人管理。

(七)工作场所如何做好防控

1、做好自我健康状况监测,若出现可疑症状,包括发热、咳嗽、咽痛、呼吸困难、腹泻、结膜充血等,不要带病上班。

2、加强员工自我防护,工作期间应全程佩戴口罩,并按规范要求及时更换。

3、对外来人员,在入口处进行体温检测,发现有可疑症状者,禁止入内。

4、公用物品及公共接触物品或部位要定期清洗和消毒。

5、加强开窗通风换气,使用空调时应保证空调系统或排气扇运转正常,定期清洗空调滤网。

6、洗手间要配备足够的洗手液,保证水龙头等供水设施正常使用。

7、保持环境卫生清洁,及时清理垃圾。

8、通过多种形式大力宣传新冠肺炎和其他冬春季呼吸道传染病防控知识。

(八)公共交通工具如何做好防控

1、在岗工作人员应佩戴医用外科口罩,并每日做好健康监测。若出现可疑症状,不要带病上班。

2、配备手持体温枪、一次性医用口罩、宣传材料等物品。

3、增加清洁与消毒频次,做好清洁消毒记录和标识。

4、保持良好的通风状况及车厢内的卫生整洁,及时清理垃圾。

5、做好司乘人员的工作与轮休安排,确保其得到充足的休息。

 

四、疫情防控期间使用消毒产品的安全提示

1、75%酒精(乙醇)

易燃易爆物,遇明火易燃烧、爆炸

使用注意事项:使用前彻底清除周边的易燃及可燃物;使用时通风良好,避开热源、明火;电器表面消毒先关闭电源,擦拭厨房灶台先关闭火源;使用后盖紧封闭,严禁敞开放置。

购买酒精单瓶不超过500ml,不要囤积;

存放时可靠密封,避免挥发,避光,阴凉处。

酒精意外遗撒:及时擦拭处理。

酒精意外引燃:使用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等。小面积着火可用湿毛巾、湿衣物覆盖灭火。户外燃烧可使用沙土覆盖。

2、含氯消毒剂

溶于水,产生次氯酸,灭杀微生物。如84消毒液、次氯酸钙、二氯异氰尿酸钠、氯胺T等。

使用注意事项:刺激性和腐蚀性,刺激皮肤和粘膜,使用时必须佩戴橡胶手套。严禁与其他消毒或清洁产品混合使用。

不慎溅入皮肤或眼睛怎么办?

皮肤则用流动水冲洗;眼睛则用清水或生理盐水连续冲洗,并迅速送往医院治疗。

存放注意事项:阴凉,通风处,远离火种、热源,避免阳光直射。如果误服,服用牛奶、鸡蛋,保护胃黏膜减轻损害,然后进行催吐,送医院救治。

3、过氧乙酸

强氧化剂、无色液体、刺激性气味,酸性、腐蚀性,必须稀释后使用。与还原剂、有机物等接触有燃烧爆炸危险。

使用注意事项:严格按照使用说明稀释,佩戴橡胶手套,轻拿轻放。喷洒室内时浓度不宜过高,以免伤害人体。室内消毒人员撤离约15分钟。对金属有腐蚀性,禁用。

溅入皮肤或眼睛怎么办?

皮肤则用流动水冲洗;眼睛则用清水或生理盐水连续冲洗,并迅速送往医院治疗。

存放注意事项:阴凉,通风处,远离火种、热源,避免阳光直射。

 

五、超前谋划 科学防控(杭州市建筑施工企业复工指南)

(一)精心准备 有效防控

1、防控组织到位

成立以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为组长,施工单位项目经理、监理单位总监魏副组长的复工和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并制定工作方案,细化落实责任到人,网格化管理。

2、内部管理到位

加强返岗员工的信息核查。返程前通过重点疫区等进行人员筛选。进场前查健康码、身份信息、体温和路线轨迹。

当无发热、乏力、干咳、呼吸不畅等症状,体温正常,健康码绿码、无经过重点疫区时,方可进入场,建立“一人一档“。

3、防控措施到位

防控物资分发与保障:项目部提前购置口罩、消毒液、洗手液,消杀设施设备、测温仪。

项目部统一设置相对独立的医学隔离观察区及隔离间,对新进人员进行相应的隔离。隔离期限不少于7天。期满后无症状时开具上岗健康证明卡。

生活区、隔离区、施工区、办公区消毒措施做到位。

4、宣传教育到位

通过宣传栏、条幅标语、短信、微信、防疫网课等方式,开展疫情防控知识的宣传普及。

5、重点做好隔离管理

隔离区由项目防疫组专员对隔离人员每天不少于两次的测体温,环境消毒并做好书面记录。每间隔离间设置防疫用品专用回收垃圾桶,隔离人员日常生活所需由项目防疫组专员负责。遵循”隔身不隔心,隔离不隔爱“。结合员工安全教育、防疫防控知识科普要求进行线上培训学习,让隔离人员安心隔离、丰富生活和知识。

(二)有序复工,加强管理

1、强化人员健康管理

疫情期间人员上下班途中及作业过程正常佩戴口罩;安装钉钉考勤配套系统;进入工作及生活场所均需测量体温;发现有发热症状的禁止其进入工作场所并立即上报。

2、强化生活、办公区管理

疫情期间,每间宿舍人数不超过4人

生活区”封闭管理“谢绝访客;

凭上岗健康证明卡、绿码进出,按规定线路上下班;

宿舍内保持清洁、通风和消毒。现场配备防疫用品专用回收垃圾桶。

与人交流,应做到与他人保持1.5米距离。

卫生间、浴室及盥洗场所配备洗手液并且对其每天消毒。

加强食堂防疫管理,勤通风、勤消毒。推行分餐制,用餐间隔1米以上,杜绝对向就餐。

办公区人员凭绿码和体温检查合格进出,做好通风、消毒措施。每天上班前、下班后对办公区全面消毒。

3、科学安排施工组织

生产区封闭管理,做好入场人员体温、防护用品穿戴检查,每天做好消毒。采取小规模、分工种、工序、分段、分散施工,有序进行。

施工车辆提前报备,检查司机健康码及行驶轨迹,确保健康方可进场。同时车上人员不得离开驾驶室,物资由项目部专人接收、装卸和信息登记。

班前交底、疫情防范和安全教育培训宜采用微信、广播等方式进行。每天防疫卫生专员、班组长做好工人的检查。有可疑病症,立即上报项目部。

防疫物资专人保管、维护。酒精和84消毒液应分开储存于通风良好的背阴处。对于废弃口罩、卫生用纸、手套等,应单独装袋密封,并设置专用的垃圾收集设施。并每天两次使用75%酒精或含氯消毒剂对垃圾桶进行消毒处理。

4、应急救援

当出现疫情预警时,立即启动应急处置方案,在第一时间内向上级主管部门及当地疾控中心报告。

 

六、企业复工疫情防控工作要点

(一)企业防护管理要点

三级教育:家庭防疫教育;社区防疫教育;所在单位防疫教育

四不放过:传染源不查清不放过;社会公众不受教育不放过;防疫措施未采取不放过;相关责任人员未受追究不放过。

防疫6S管理:整理(Seiri)-整理情绪,重视但不恐慌;整顿(Seiton)-管控措施要强化;清扫(Seiso)-保持环境卫生;清洁(Seikeetsu)-注意个人卫生;素养(Shit-suke)-提高公众防范意识;安全(Safety)-平安健康过疫情

五查:查思想(意识是否到位)、查体温(是否有症状)、查防护(是否戴口罩)、查行踪(是否有疫区接触史)、查责任(防疫要求是否落实)。

六个必须:必须建立企业疫情防控工作机制;必须制定企业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和复工生产实施方案;必须排查每名职工假期期间流动信息情况;必须提前对厂区内公共场所、人员聚集场所的设施、设备进行消杀防疫;必须对原材物料进行盘点、研判保障连续生产的周期;必须对生产设施设备进行安全检查。

五到位:企业复工生产”六个必须“要到位;企业进出车辆、人员、登记、消杀防疫措施要到位;疫情防控宣传资料发放要到位;以车间、班组为单位的疫情防控知识宣讲要到位;企业、职工参与配合属地政府、社区(村)联防联控承诺要到位。

四坚持:坚持每日全体人员体温检测进厂;坚持每日上班前、下班后消杀防疫(人员集中的重点区域应多次消杀);坚持每日进出车辆、人员登记、消杀防疫;坚持每日向属地政府、社区(村)报告情况。

健机制:连续生产工业企业务必健全机制做好落实

一是严格遵守有关疫情防控指导意见;

二是抓紧成立企业疫情防控工作领导机构;

三是制定企业疫情防控工作方案;

四是在疫情防控响应机制解除之前每日向属地政府、工信主管部门、社区(村)报告情况。

(二)个人防护要点

防护三宝:口罩、护目镜、消毒剂

防疫三要素:通风,洗手,消毒

杜绝三违:违规出入人密场所,违规进出重点疫区;违反所在地防疫要求。

四不伤害:不感染自己,不感染别人,不被别人感染,不看着别人感染

四不两直:不聚会不串门不握手不扎堆,直接居家隔离,直接个体防护。

(三)”八看、六查、三问“的”三步工作法“

【图片】

[展开全文]

应急管理与典型案例分析(昝军)

一、新时代应急管理简析

(一)应急管理概述与认知

一是新型风险增加

二是事件复合性加强

三是经济高速增长

四是应急管理由应对向防范转变

【认不清、想不到,管不好】

特点:

一是安全风险伴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将日益凸显【居安思危,采取综合手段系统治理】

二是传统安全管理难以满足安全发展要求;

三是安全理念的真正转变;

四是真正认识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的转变。【一元治理到多元治理、系统治理】

1、应急管理概述【一案三制】【四大类】

应急管理全过程,四阶段(预防/防灾,应急准备/减灾,应急响应/救灾,恢复重建【总结经验教训等】)

(1)应急管理体系:

应急管理体制:以统一领导【地方党委政府四级】、分类管理【事件、事故灾害类别】、分级负责【层级,国家、企业等】、条块结合【条为单位,块为属地】、属地为主。

工作原则:预防与应急并重、常态与非常态结合

“一案三制一保障”:组织体制、运行机制、法制基础、应急保障【经费、物资、专家、队伍等】

(2)突发事件应急分类分级

根据突发事件的发生过程、性质和机理,突发事件主要分类:事故灾难(安全生产)、公共卫生、自然灾害、社会安全【群体性事件】

按照其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分为:一级(特别重大)、二级(重大)、三级(较大)、四级(一般)【企业结合实际划分】

2、应急管理认知

是关系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大事,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重要体现

是全面履行党委政府职能,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高公共服务能力的重要方面

是现代社会管理的重要内容,危机管理的重要内涵

是公共安全以及安全生产的最后一道防线

关键是预防为主:风险防范和应急准备

典型案例:晋济高速陕西晋城段2014年“3.1”事故

沪昆高速湖南邵阳段2014年“7.19”事故

锦江之星坍塌事故

(二)新时代应急管理定位与发展

高度重视公共安全、防灾减灾和安全生产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发展决不能以牺牲安全为代价这条不可逾越的红线。

公共安全是最基本的民生。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切实承担起“促一方发展、保一方平安“的政治责任。【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的防灾减灾救灾体制。

六项重要论述:

一是强化红线意识,实施安全发展战略;

二是建立完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三个必须“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必须管安全。

三是严格落实企业主体责任:认真履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做到安全投入到位、安全培训到位、基础管理到位、应急救援到位(五到位)

四是加强安全监管方面改革创新

五是全面构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六是领导干部要敢于担当,勇于负责

安全生产不是局限于经济领域,核心体现在社会治理,纳入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中。

【图片】

11月29日我过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第十九次集体学习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20项具体工作要求:

【图片】

国家对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工作的定位:

社会治理体系的基础;

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体现;

防范社会重大风险之一安全风险。

加强应急体制改革【图片】预防;救援;治理

加强队伍建设【图片】

明确应急响应和组织指挥体系

规范分级应对

规范响应分级

加强风险防控

细化信息报告

夯实基层基础能力

完善应急保障和物资储备

”六个建议“【图片】

二、应急处置与典型案例分析

(一)应急救援工作要求

1、对事故或灾害单位的应急要求

(1)日常应急准备:必须建立应急救援组织、落实应急人员、编制应急预案并定期演练,配备相应的器材设备并保持完好。

(2)初期自救:

一是事故或事件及时报告:现场有关人员必须立即报本单位负责人

要求报告第一是快;第二是真实、准确。

二是责任人员或单位立即组织自救和初期处置,自然灾害和安全事故类的主要是在确保自身安全和防护的前提下,控制危险源,抓早灭小,防止扩大,抢救人员,疏散人员,封锁危险场所,杜绝盲目施救。

社会安全类或三敏感类事件:控制局势,救助人员,加强警戒、防止激化,消除影响。

特别要求:要明确并落实现场责任人或管理人员直接处置权和指挥权。

2、政府应急响应要求

事故发生地政府及有关部门接到事故报告后,相关负责同志要立即赶赴事故现场,按照有关应急预案规定,成立现场指挥部,组织开展事故应急处置工作。

指挥部是现场应急处置的最高决策指挥机构,实行总指挥负责制。总指挥要明确下达指挥命令,明确责任、任务、纪律。指挥部会议、重大决策事项等要指定专人记录,指挥命令、会议纪要和图纸资料等要妥善保存。现场所有人员要严格执行指挥部指令。

(二)应急处置的特点和难点

一是尽量在初级阶段,果断采取措施控制事态,严防事态扩大。必须赋予现场人员明确的决断权

二是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三是不要急于毕其功于一役,要形成系统管控危机的思路,既要考虑抢险救急,又要考虑成功概率做好备选或两手准备,及时变化调整;既要考虑现场救援又要考虑善后和舆情。

事故应急的实质,是非程序化决策问题。

现场应急处置要点:

1、初始评估和先期处置,尽量掌握信息,拟定初步方案

2、建立现场工作区域,设立指挥部,确定重点区域以及警戒区域

3、指定总协调人、各机构部门联络人,实施色标管控

4、做好防护,开展应急行动

5、应急行动的支援和保障

6、相关组织善后与舆情引导工作

案例1

7.14宝林隧洞突水突泥事故【图片】区域设置

信息报送包括所需设备要准确、信息发布要明晰。宣传组、善后组等缺失。

 

模板坍塌事故应急救援【图片】

应急处置原则【图片】

[展开全文]

第一条明确目的【为了规范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工作,保障人民群众

第二条明确适用范围

第三条规定了基本职责划分的问题【国务院统一领导全国,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统一领导本行政区域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急管理部门和其他对有关行业、领域实施监督管理】

第四条规定了生产经营单位【建立、健全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工作责任制,其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管理工作全面负责】

第五条规定了应急准备

第六条规定了制定要求

第七条规定了备案问题【易燃易爆物品、危险化学品】

第八条规定了演练内容【地方人民政府派出机关,应当至少每2年组织1次】【人员密集场所经营单位,应当至少每半年组织1次】【重点生产经营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演练进行抽查】

第九条规定了政府队伍建设问题

第十条经营单位应急救援队伍建设问题【人员密集场所应当建立应急救援队伍;规模较小的可以不建立,但应当指定兼职的应急救援人员;产业聚集区域内的单位可以建立】

第十一条队伍人员要求【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技能、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培训合格】【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装备和物资,并定期组织训练】

第十二条报备

第十三条装备和物资

第十四条值班

第十五条从业人员应急教育和培训【根据安全生产法】

第十六条监督管理部门职责

第三章 应急救援

第十七条生产经营单位如何应对【7项】

第十八条地方人民政府及部门如何应对【4项】

第十九条应急救援队伍做什么

第二十条现场指挥部【加入事故发生单位负责人】

第二十一条 总指挥负责制

第二十二条 【地方人民政府采取措施】

第二十三条 地方人民政府职责【后勤保障】

第二十四条 完整、准确记录

第二十五条 决定停止执行

第二十六条 依法调用和征用财产,及时归还;毁损、灭失的,给予补偿

第二十七条 善后、评估

第二十八条 伤亡人员给予救治和抚恤

第四章 法律责任

第二十九条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街道办事处等派出机关和有关部门如何追责

第三十条 对生产经营单位如何追责

第三十一条 生产经营单位未维护、保养追责

第三十二、三十三条

第五章 附则

第三十四条 参照本条例有关规定执行【法律规定的按法规,法律无规定的按本条例】

第三十五条2019年4月日开始实施。

 

 

 

 

[展开全文]

亮点四,应急储备制度;

要点:1、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储备必要的应急救援装备和物资,并及时更新和补充;

2、高危行业生产经营单位和有关人员密集场所经营单位,应当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和物资。

亮点五,应急值班制度;

要点:1、建立应急值班制度,配备应急值班人员;

2、规模较大、危险性较高的危险品的生产、经营、存储、运输单位还要成立应急处置技术组,实行24小时应急值班;

亮点六,应急救援现场总指挥负责制度;

要点:现场、总指挥部、总指挥负责;服从指挥,保证指挥统一、有序、高效。

亮点七,第一时间应急响应机制;

要点:事故发生后,1、第一时间、积极响应、有效措施,防止、扩大、降低损失;

2、启动、应急预案、控制、危险源、抢救、撤离,防止次生衍生灾害发生,保护事故现场和相关证据;

3、如果超出本单位应急能力,应及时向有关单位或者部门请求支援。

亮点八,明确应急救援费用承担原则;

要点:应急救援费用由事故责任单位承担,无力承担的情况下,由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协调解决。

[展开全文]

一、应急预案制度

1、以风险识别和评估为基础

2、详细规定应急救援预案更新的条件

3、公开,实施涉及的相关主题熟悉其内容以便理解操作

二、应急演练制度

1、演练的频率说清楚,没留下模糊地带

2、规定要进行抽查,不合格的要整改

三、应急救援队伍制度

 

[展开全文]

5、安全生产承诺制

6、开展专家安全指导定制服务

7、加强线上安全教育培训

8、落实安责险惠企措施

二、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条例(2019年4月1日)

1、明确应急工作体制

2、强化应急准备工作:制定相应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建立应急救援队伍、实行应急值班制度、开展应急教育培训、储备应急救援物资

3、规范现场应急救援工作

 

[展开全文]

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安全生产工作形势

2月26日,应急管理部制定出台企业安全防范和复工复产八项措施。

1、到期证件自动延顺

2、新建、改扩建、转产项目等需要办理安全生产“三同时”手续,通过行政审批网上办理

3、简化复工复产程序

4、主动为企业减负

[展开全文]

企业疫情防控风险辨识

主要内容:

1.新冠肺炎疫情危害

2.疫情感染风险

3.消毒带来的风险

4.疫情对人员身心和行为带来的风险

5.疫情带来的生产安全风险

第一部分:新冠肺炎疫情危害

第二部分:疫情感染风险

第三部分:消毒带来的风险

第四部分:疫情对人员身心和行为带来的风险

第五部分:疫情带来的生产安全风险

复工八建议:

1.成立疫情防控小组

2.企业节后复工时间

3.工厂复工运作盘点

4.厂区环境消毒杀菌

5.复工人员管控措施

6.管理人员准备事项

7.节后复工安排事项

8.疫情防护用品准备

疫情防控措施:两案一告知

(疫情防控工作预案、传染病疫情)

 

[展开全文]

一、湖北省目前安全生产工作形势

(一)2019年安全生产形势

主要事故指标:一无两降

无重特大生产事故发生,各类事故总量大幅下降,较大事故下降。【死亡低于16人,每起不超过3人】

(二)目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的安全生产工作形势【复工复产存在影响,已经复工复产的不能掉以轻心】

2月26日,应急管理部制定出台统筹推进企业安全防范和复工复产八项措施,要求各级应急管理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主动服务大局、保障大局,强化安全风险研判,创新安全监管方式,牢牢守住安全底线,指导帮助解决实际困难,支持各类企业复工复产。

一是到期证件自动顺延: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提前3个月】、安全评价监测检验机构资质证书和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特征作业人员安全证书到期的,有效期自动顺延至疫情防控结束。

二是行政审批晚上办理:对新建、改扩建、转产项目等需要办理安全生产“三同时”手续的,优化报批审核流程,实施网上快速办理,疫情防控结束后再进行现场核验。

三是简化复工复产程序。对安全管理较好、2019年以来没有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企业,在落实安全防范措施的前提下自行复工复产,企业主要负责人作出安全承诺,不再层层报备、现场验收盖章;对自查自报自改安全风险隐患的,重点实行线上跟踪指导服务。

四是主动为企业减负。完善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信息化系统,以自动分析报告替代人工统计填表;实行安全检查上下级备案【分级负责、属地管理】、结果互认,避免重复检查。

三、案例

 

[展开全文]

应急管理与典型事故案例分析

主讲人:昝(zan)军

一、新时代应急管理简析

二、应急处置与案例分析

 

一、应急管理简析

1.安全生产与应急管理面临的新形势与挑战

一是新型风险增加;二是事件复合性加强;三是事态日益凸显;四是向防患转变

(认不清 想不到 管不好)

特点:一是安全风险伴随经济社会发展日益凸显;二是传统安全管理难以满足安全发展要求;三是安全理念的真正转变;四是真正认识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的转变。

应急管理概述

始于2003年非典,2006年设置国务院应急管理办公室,2007年11月1日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应急管理全过程——四个阶段

预防/防灾——准备/减灾——响应/救灾——恢复

(1)应急管理体系

应急管理体制:统一领导 分类管理 分级负责 条块结合、属地为主

工作原则:预防与应急并重 常态与非常态结合

一案三制一保障:应急体系包括 组织体制 运行体制 法制基础 应急保障

(2)突发事件应急分类级别

根据突发事件的过程、性质和机理分为四个类别:1.事故灾难(安全生产)2.公共卫生 3.自然灾害 4. 社会安全

突发事件分级:按其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为分为四个级别:一级(特别重大)、二级(重大)、三级(较大)、四级(一般)

2.应急管理认知

一是以人民为中心的重要体现;二是履行党委政府职能;三是危机管理的重要内涵;四是公共安全以及安全生产的最后一道防线。

关键是预防为主:风险防范+应急准备

预防的第一关键:避免事故灾害发生:落实安全责任、 安全风险管控、隐患排查治理

预防的第二关键:做好应急准备、防止事故灾害扩大:加强应急管理、落实应急预案、配置应急资源

习近平安全生产六项重要论述

一是强化红线认识,实施安全发展战略

二是建立完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

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

三个必须: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必须管安全

三是严格落实企业主体责任

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做到安全投入到位、安全培训到位、基础管理到位、应急救援到位

四是加强安全监管方面改革创新

五是全面构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六是安全生产不是局限于经济领域,核心体现在社会治理,纳入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中。

习近平在省部级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坚持底线思维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

既要高度警惕“黑天鹅”事件,也要高度防范“灰犀牛”事件。

既要有防范风险的先手,也要有应对和化解风险挑战的高招;

既要打好防范和抵御风险的有准备之战,也要打好化险为夷、转危为机的战略主动性。

其中:安全发展是社会领域六“要”之一

 

国家对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工作的定位:

1.社会治理体系的基础;

2.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体现;

3.防范社会重大风险之一——安全风险。

加大应急管理体制改革,突出三个方面:

预防: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建立有针对性的应急预案;

救援:应急准备、救小救早、早研判、早行动;

治理:完善隐患排查治理体系,深化安全整治,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和灾难发生。

建议:

一、健全完善安全责任职,特别是完善风险防控责任。坚持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

二、建立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控运行机制,构筑两道“防火墙”

三、强化源头防范,实施系统治理、综合施测

四、提升本质安全水平,强化基层基础治理能力

五、做好应急准备、提升应急能力

六、实施“科技兴安,促进社会参与和监督,推动共建共治共享。 

二、应急处置与典型案例分析

1.应急救援工作要求

2.应急处置的特点和难点

3.现场应急处置

(一)应急救援工作要求

1.日常应急准备

2.初期自救

要求报告第一是快,第二真实、准确。

要明确现场处置权和指挥权

(二)应急处置的特点和难点

一是决断权;二是正确的舆论导向;三是不要急于毕其功于一役。

事故应急的实质,是非程序化决策问题。

(三)现场处置要点

1.初始评估和限期处置,尽量掌握信息,拟订初步方案;

2.建立现场工作区域,设立指挥部确定重点区域以及警戒区域;

3.指定总协调人、各机构部门联络人,实施色标管控;

4.做好防护,开展应急行动;

5.应急行动的支援和保障;

6.相关组织善后与舆情引导工作。

 

 

 

 

 

 

 

 

 

 

[展开全文]